微官网
要闻 科技 养护 会展 深度 数据 运营 地方
首页 深度
冲击与转机

2024-04-10 《中国公路》 作者: 文 本刊编辑部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增速换挡及企业面临内外部压力挑战,政府持续推出减税降费等积极财政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推动科技创新、防范重大风险。

地方债务是当前各方关注的存量风险之一。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国务院办公厅在2023年底发文,要求12个重点省份从2024年起分类加强政府投资,划出严控新增项目、支持保障项目、停缓在建项目等具体领域,控制新建政府投资项目,清理规范在建项目。据悉,目前部分省份发展改革委已根据文件精神,把政府投资项目分为三类加强管理,分别是严禁新建类、支持保障类、提级审批类,仅有少数领域被列入“投资白名单”。

业内人士表示,地方政府投资渠道收缩,将对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审慎运用政府资金,开源节流,短期内势必会对地方参与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各主体造成一定冲击;另一方面,这次政策调整也蕴藏着一些机遇,政府投资缩减,可能会给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带来新的机遇,相关PPP项目或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2023年1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业内专家分析,PPP新机制聚焦使用者付费模式,有利于项目形成稳定回报机制,避免项目异化、泛化为政府出资或政府兜底,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及降低项目建设对政府财力的依赖;项目全部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并明确资产权属,且限定为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对PPP模式的规范性作了进一步明确。清华大学投融资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盈盈认为,使用者付费方式并不意味着必须由社会资本直接向社会公众收费,采取财政收支两条线的项目按照穿透原则同样适用于PPP新机制。

与此同时必须看到,当前要恢复民企投资建设运营的综合能力,尤其是重振信心,还需要时间。特别是对一些投资体量较大、盈利周期较长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短期内民企参与的积极性还有待观察。“当前所做的一切,不管是金融化债还是财政化债,归根到底都是恢复再融资能力,把日子过下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说。

对于2024年的经济形势,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执行所长赵伟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他分析认为,2024年,我国经济有望进一步改善。赵伟指出,2023年经济修复屡低预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经济修复初期阶段,广义财政支出力度不足;二是在信心修复缓慢导致财政发力不足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乘数效应较弱;三是存量债务压力过大,减弱了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居民加杠杆的能力和意愿,进而导致年初信贷激增之后,融资需求乏力、政策缺少有效抓手。赵伟表示,当前实际利率处于历史绝对高位且下行趋势已确定,实际库存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修复趋势也已开启,加之政策加持,经济改善可期。

关闭窗口 返回上一级
0

相关阅读

服务热线 (010)84990712
中国公路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京ICP备05048991号-3